关系国计民生的药价问题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关注的热点。来自医药企业的人大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药价降低不利自主创新与中药发展。
李振江:扶强扶大优秀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江3月14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应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优秀中药企业要出台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扶大扶强,以推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李振江说:“中药已经为我们众人服务了几千年,其疗效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当前中药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中却处于弱势地位。中药企业销售收入在全国医药企业销售收入总额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目前只有20%左右,规模最大的中药企业销售收入也只有20亿元左右,企业的研发实力微弱,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李振江说:“为振兴中药产业,这次我在两会上提出了四点建议。”
其一,加大中药产品进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目录的比例。要规定在疗效相同的情况下优先使用中药产品,以便于让更多的患者选择质优价廉的中药产品。同时尽快取消中药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限制。
其二,对于一些自主研发的新药,品牌药品应该加以保护,不能搞一刀切的降价。对质优价廉的中药产品要给予政策倾斜,这样才能让它在临床上不断发挥作用,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其技术含量和质量标准,保护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的造福社会。
其三,医药行业多年来“多、小、乱、散”,应该尽快推进制药企业优胜劣汰,扶植一部分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实力。
其四,中医、中药必须协调发展,国家要加大中医药事业投资,大力发展中医药专门机构,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并加大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推广力度。
李晓恩:中药要靠拢标准化
长期以来,我国药品出口大多以食品的形式,而没有药品的身份。全国人大代表、河北药都集团董事长李晓恩告诉本报记者,我国中药产业亟须提高标准化程度,取得合法的药品注册,这样才更有利于规避风险,打入国际市场。
李晓恩说,中药是我国的国粹,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中药行业在标准化建设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广泛认可的中药标准。
“因此,我国中药产业需要从种植、生产工艺和质量体系各个方面进行标准化生产,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我这次提的议案是关于对中药材种子秧苗管理进行独立立法,也就是对中药产业的源头--种植进行标准化生产。”李晓恩说。
为此,李晓恩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国家制定专门的中药材种子秧苗法,归口农业部门开展此项工作。同时,做好良种良法配套研究,以指导中药材生产,确保中药材产品质量优良、性状稳定;加大中药材种子秧苗市场管理力度。
二是对中药材良种繁育研究工作由科技部门专题立项。加大中药材种子秧苗的育种研发力度,促进良种的选育与推广;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扶持一批集约化、专业化中药材种子秧苗生产基地的建设,促进中药材种子秧苗生产的良种化、专业化,从根本上改变中药材种子秧苗生产流通的落后局面。
三是加快中药材种子秧苗质量标准、检测中心的建设。加快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的研究,建立中药材种子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种质资源库与检测中心,使中药材种子的质量评价具备可行性。
崔晓峰:一味降价制约自主创新
“全国药企是三分之一亏损、三分之一保本、三分之一盈利,并且这些盈利的企业也大多是外资和合资企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天方药业集团董事长崔晓峰说,“导致药企过度竞争的原因我认为是部分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观造成的。前几年药厂利润比较好,全国各地是大上快上,一时间大小药厂林立,素质参差不齐。”
“而药业又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进行新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费用。国外研制一个新产品大约需要3—5亿美元,我们国家少点,也要3—5亿元,很多企业没有这个实力。现在原材料价格在不断上涨,而国家发改委近些年22次降低药价,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企业疲于应付价格战,没有更多精力投入研发。国外平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15%,而在国内是1%。”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提供的详细病情、病因、症状、发病时间及以往病史和检查结果,采用中医辩证,西医辨病,结合祖传经验方剂,辩证施治,灵活运用,随症加减。临床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使求医的患者少走弯路,早日康复。
上一篇:中药包装分析
客 服 QQ: 382226917 有问题直接点击QQ咨询(注明:XX疾病)
咨询电话:13963322252
电子邮箱:382226917@qq.com
详情请陆: http://www.liushizhongyi.com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潍徐路314号(长途汽车站十字路口南200米路西,中医世家门诊)
站内所有文章由刘氏中医世家整理并发布,涉及到的版权问题属原作者所有。如发现有侵权现象,请与站长联系, 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答复。网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