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药现代化的呼声极高,而中药制剂现代化又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新技术和新辅料的应用是使中药制剂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回顾近年这方面的进展,推动有效成果的深入开发及广泛应用是有价值的,因此想概括一下与大家共同讨论。
中药提取工艺的进展及一些新辅料的应用
1.1 加速中药成分提出的水煎新工艺 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1.1.1 中药微粉化可加速提出及体内吸收 我国药厂生产中大多药材采用饮片,也有用原药材,很少用药粉,早已有人证明粗粉的提出率比饮片高,当然比原药材更高得多,但如先经粉碎工艺也有损耗,且粉末不易处理,在过滤时造成困难,故很少应用。如在设备上加以改进,是可能提高提出率的。至于花粉、孢子、细小种子破壁及矿物类药材水不溶性物质,细度越细其生物利用度越高是没有疑问的。山东倍力粉技术公司已有BM-100S、BFM-100或BTM-100等型号设备上市,一般能使粉末细度达300目左右,一般药材细胞破壁≥95%。
食品论坛
1.1.2 利用超声波或微波技术加速提出 高频超声波能使中药成分迅速溶出而提出,如报道用高频超声波加速绞股兰总皂甙的提出比一般回沉法增高50%。有人报道超声波应用于快速浸提当归流浸膏,可缩短时间,提高效率。还有应用于芦丁,黄芩甙,小蘖碱及茶多酚的提取。另有报道超声波处理可杀灭酵母菌解决口服液的爆瓶问题。微波萃取技术有操作时间短,溶剂耗量少,成分得率高的特点,国外报道已用于提取棉子糖、豆碱、薄荷、海藻中的成分。国内试用提取丹参有效成分已获满意效果。 食品技术,食品安全,食品质量体系,添加剂,食品营养
1.1.3 利用高压爆破工艺使中药成分从细胞内迅速溶出,有可能工业化。 食品技术,食品安全,食品质量体系,添加剂,食品营养
1.2 超临界萃取技术(SFE) 对中药含易挥发生理活性成分的提取,极少损耗破坏且无溶剂残留,产品质量佳,已成功地应用于挥发油,生物碱及内酯类成分。如何降低成本和如何使其适用于水溶性较大的成分有待深入研究开发。 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1.3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SCCC) 明胶和琼脂(淀粉)的水溶液分两个水相,能连续、自动、高效地分离提纯,无损耗,溶剂用量小,适用于中药成分的分离提取,已应用于黄酮、生物碱、皂甙、蒽醌等成分提出,获满意效果。如何使之用于生产,急待研究开发。
1.4 挥发油的提取及保留技术
1.4.1 微囊包合挥发油工艺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作原料,挥发油与胶的比例为1:2,甲醛固化,凝聚温度45摄氏度,pH值4.0--4.3,凝聚后最终调至7.0。已有制备牡荆油、黄荆油、薄荷油、苏叶油、陈皮--薄荷油的报道。 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1.4.2 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工艺 已有报道包合肉桂、紫苏、香薷、杜鹃、阿魏、羌活、香附、细辛、藿香、大蒜、山苍子油,也有用于包合薄荷脑、冰片、丹皮酚等易挥发的固体,包合芦丁以提高溶解度。对复方中药的混合挥发油也有包合报道,如羚羊感冒片中的薄荷、荆芥、连翘,香附胶囊中的香附、当归、砂仁、陈皮、白术,脑立清中的薄荷脑、冰片、羌活挥发油,还有包合蟾酥降低刺激性。
饱和物的制备方法:
(1)饱和水溶液法:在β--CD的饱和水溶液中加入欲包合物质,混合30分钟以上,大多数饱和物几乎全沉淀出来,过滤,洗涤,干燥即可,是实验室常用方法,药物与β--CD的比例一般为1:6,收率可达90%以上。
食品论坛
(2)研磨法:β--CD加2-5倍量水,加入药物(也可溶于少量溶媒)在研磨机中充分研磨成糊状物,干燥后洗净即可,也是实验室方法。 食品论坛,食品安全,食品技术
(3)超声波法:以包合物收得率及油回收率为指标,超声波法比电动搅拌好。
(4)胶体磨法:操作时间短,油回收率高,可放大生产。
刘氏中医世家门诊刘医师始终本着:做药就是做人,良材良心做良药的理念治疗各科疾病。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疑难杂病。 对男科不育(精子成活率低、活力差、密度小、精液不液化)、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阳痿、早泄、妇科不孕、月经不调、卵巢囊肿、习惯性流产、孕后无胎心搏动、乳腺增生、盆腔积液、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脑血栓、慢性肠炎、鼻炎、心肌炎、肾炎、风湿病、骨质增生、颈椎病、白塞氏病的治疗有多年的治疗和独到之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提供的详细病情、病因、症状、发病时间及以往病史和检查结果,采用中医辩证,西医辨病,结合祖传经验方剂,辩证施治,灵活运用,随症加减。临床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使求医的患者少走弯路,早日康复。
上一篇:糖类
下一篇:中药炮制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前提
客 服 QQ: 382226917 有问题直接点击QQ咨询(注明:XX疾病)
咨询电话:13963322252
电子邮箱:382226917@qq.com
详情请陆: http://www.liushizhongyi.com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潍徐路314号(长途汽车站十字路口南200米路西,中医世家门诊)
站内所有文章由刘氏中医世家整理并发布,涉及到的版权问题属原作者所有。如发现有侵权现象,请与站长联系, 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答复。网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