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
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是有一定规律的。《灵枢-逆顺肥瘦》篇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即: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级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见下图)这样就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的循环径路。
手三阳经止于头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部,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循行部位),也有一定的规律,即:在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内侧分三阴,外侧分三阳,大体上,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在头面部,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侧部。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表里关系 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素问-血气形志篇》说:“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下肢内踝上八寸处交叉后,变换前后位置:足太阴在前缘,足厥阴在中线),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足太阳属膀胱络肾,足少阴属肾络膀胱)。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不仅由于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衔接而加强了联系,而且由于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如: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心火可下移小肠等等。在治疗上,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俞穴可交叉使用,如肺经的穴位可用以治疗大肠或大肠经的疾病。
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内外,经脉中的气血运行是循环贯注的,即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循行部位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 肺,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 (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 出拇指之端(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 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 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 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 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向下 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 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起子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提供的详细病情、病因、症状、发病时间及以往病史和检查结果,采用中医辩证,西医辨病,结合祖传经验方剂,辩证施治,灵活运用,随症加减。临床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使求医的患者少走弯路,早日康复。
上一篇:基础理论:经络的概念
下一篇:基础理论:中医科学之辩
客 服 QQ: 382226917 有问题直接点击QQ咨询(注明:XX疾病)
咨询电话:13963322252
电子邮箱:382226917@qq.com
详情请陆: http://www.liushizhongyi.com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潍徐路314号(长途汽车站十字路口南200米路西,中医世家门诊)
站内所有文章由刘氏中医世家整理并发布,涉及到的版权问题属原作者所有。如发现有侵权现象,请与站长联系, 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答复。网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中医基础理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临床上常遇到一些人长期口干、眼干,不能流泪,进食...
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10岁以前出现第二...
在传染病流行时,人们最自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保护...
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对痰...
“ 五更泻 ”,又叫 鸡鸣泻、晨泻、肾泻 。顾名思义...
38岁的赵女士近日经常心慌,发作时心率每分钟达100...
我有慢性咽炎,经常查找咽炎的治疗方法,有一个人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