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及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等方面。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等组成的,它们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有机配合、相互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的沟通、联络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的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相互络属于脏腑;奇经八脉联系沟通于十二正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从而使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有机的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表里、上下彼此间紧密联系,协调共济的统一体。经络的联络沟通全身脏腑组织器官,有如下四种联系:
(1)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主要是通过十二经脉实现的。十二经脉内与五脏六腑络属,其经脉之气又散络结聚于经筋,并散布于“皮部”,这样,就使皮肤与筋肉组织同内脏之间,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所以《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2)脏腑同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目、耳、鼻、口、舌、前阴、后阴,都是经脉循行所过的部位,而经脉又多内属于脏腑。这样,五官九窍同内脏之间,亦可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例如: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连“目系”,其别络上行于舌;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上连 “目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环绕口唇等等。
(3)脏腑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络属一脏一腑,从而加强了相为表里的一脏一腑之间的联系。有的经脉还联系多个脏腑,如胃经的经别上通于心;脾经注心中;胆经的经别贯心;肾经出络心;心经却上肺;肾经入肺;肝经注肺中;小肠经抵胃,肝经挟胃,肺经循胃口;肾经贯肝等等,这样,就构成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
(4)经脉与经脉之间的联系 十二正经的阴阳表里相接,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次序。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之间的纵横交错,奇经八脉之间又彼此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经脉与经脉之间的多种联系。例如:十二正经的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督脉之大椎穴,阳跷脉与督脉会于风府穴,故称督脉为“阳脉之海”;十二正经的足三阴经以及奇经中的阴维脉、冲脉均会于任脉,足三阴经又上接手三阴经,所以称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前与任脉相并于胸中,后则通督脉,而督、任两脉通会于十二经脉,加上冲脉“其上者,出于顽颡,渗诸阳……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灵抠-逆顺肥瘦》),容纳了来自十二经脉的气血,故称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督、任、冲三脉同起于胞中等等。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以濡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赖于经络的传注。所以《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朋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作用的表现。
调节机能平衡 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使人体机体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胜偏衰的证候,即可运用针灸等治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实验证明,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可对各脏腑机能产生调整作用,即原来亢进的可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可使之兴奋。
经络学说的应用
阐释病理变化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指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由于脏腑之间通过经脉沟通联系,所以经络还可成为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中,所以肝病可犯胃、犯肺;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所以肾虚水泛可凌心、射肺。至于相为表里的两经,更因或络或属于相同的脏腑,因而使相为表里的脏和腑在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心火可下移小肠;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使肺气不利而喘咳胸满等等。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和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而且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于外表,表现于某些特定的部位或与其相应的孔窍。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即是因为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真心痛,不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常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即是因为手少阴心经行于上肢内侧后缘之故。其他如胃火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见目赤等等,都是经络传导的反映。
刘氏中医世家门诊刘医师始终本着:做药就是做人,良材良心做良药的理念治疗各科疾病。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妇科,疑难杂病。 对男科不育(精子成活率低、活力差、密度小、精液不液化)、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阳痿、早泄、妇科不孕、月经不调、卵巢囊肿、习惯性流产、孕后无胎心搏动、乳腺增生、盆腔积液、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脑血栓、慢性肠炎、鼻炎、心肌炎、肾炎、风湿病、骨质增生、颈椎病、白塞氏病的治疗有多年的治疗和独到之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提供的详细病情、病因、症状、发病时间及以往病史和检查结果,采用中医辩证,西医辨病,结合祖传经验方剂,辩证施治,灵活运用,随症加减。临床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使求医的患者少走弯路,早日康复。
上一篇:基础理论:中医科学之辩
下一篇:基础理论:奇经八脉
客 服 QQ: 382226917 有问题直接点击QQ咨询(注明:XX疾病)
咨询电话:13963322252
电子邮箱:382226917@qq.com
详情请陆: http://www.liushizhongyi.com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潍徐路314号(长途汽车站十字路口南200米路西,中医世家门诊)
站内所有文章由刘氏中医世家整理并发布,涉及到的版权问题属原作者所有。如发现有侵权现象,请与站长联系, 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的处理并答复。网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中医基础理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临床上常遇到一些人长期口干、眼干,不能流泪,进食...
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10岁以前出现第二...
在传染病流行时,人们最自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保护...
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对痰...
“ 五更泻 ”,又叫 鸡鸣泻、晨泻、肾泻 。顾名思义...
38岁的赵女士近日经常心慌,发作时心率每分钟达100...
我有慢性咽炎,经常查找咽炎的治疗方法,有一个人介...